每一个孩子都要经历社会化过程,都要从家里走向社会,过分羞涩内向会妨碍性格的发展和完善,对学习和工作带来不利影响。特别是现在孩子的玩伴比较少,如果家长不重视就会容易造成轻微的社交障碍。比如看到陌生人就躲得远远的、别的小朋友都在玩玩具,他自己就躲在角落里看着。下面,阿姨来了就为大家讲解一下宝宝社交技巧的规律。
宝宝健康成长需要关注4个方面的能力。它们分别是:社交和情感能力、语言和沟通能力、认知和学习能力、运动能力。在这些能力中,最容易被中国家长忽视同时也最重要的就是:社交和情感能力!特别是对0-2岁的小宝宝,可能有的宝妈会想,这么小的宝宝连话都不会说,还谈不上什么“社交能力”!这是错误的。
宝宝出生开始,“社交和情感能力”就需要我们来培养和训练,任何一个年龄阶段都需要,只是各个年龄段训练的具体内容有差异而已。如果以为宝宝小,什么都不懂,就忽视了0-2岁宝宝社交能力的培养,那会对宝宝以后发展产生巨大障碍!
1、和宝宝视线交流
每次对宝宝说话的时候都要看着他的眼睛,这样会让宝宝知道你在和他说话,并逐渐知道与人交谈时视线交流的重要性。经常视线接触也会增加宝宝的自信,即使宝宝还没意识到这一点。当你看他的时候,他马上也看你,这是你们之间开始交往的第一步。
2、多对宝宝说话
不要认为宝宝太小听不懂而不对他说话。说点什么呢?比如,在喂奶、抚触按摩、换衣服的时候,可以告诉宝宝你在做什么。也可以说说其他家庭成员在做什么,比如爸爸在看书,看关于什么的书。还可以告诉宝宝一些简单的事情,比如你向窗外可以看到什么,看到白云、小鸟、花朵……
3、回应宝宝的话(发音)
出生后很长一段时间,宝宝都无法清楚的用语言表达,从咿咿呀呀的发声到逐渐学会说话。宝宝开始发出声音就要重视哦,回应他和他交谈,像前边说的那样看着宝宝的眼睛。就像你能听懂他的意思一样去回应他,点头、摇手、做出各种表情。
4、回应宝宝的哭声
宝宝哭时是否立即回应,在这一问题上教育专家持有不同意见。我们最好是分阶段的来看。
从发展心理学来看第一个阶段:0-1岁宝宝需要和父母(环境)建立依恋和信任的关系,所以父母在这个阶段应该积极的回应、拥抱、抚触。
第二个阶段是:1-3岁孩子开始有自我认识,如果父母满足了他的安全感他就会自己去探索这个世界。这个时候父母要多提供机会,不要过分的约束和批评可能会导致孩子自我怀疑甚至自闭。
宝宝在哭或者玩的时候,最好要让宝宝知道你在他身边。如果宝宝是在睡觉时突然哭起来,先不行动,观察是否能自己重新入睡。如果宝宝还是不停的哭,可以轻拍宝宝并轻轻发出声音告诉他你在。
5、帮助宝宝建立自己的情感纽带
“情感纽带”是指宝宝最喜欢的一个玩具或一个物品。当宝宝拿着它的时候,情绪会比较平静。比如有的宝宝的“情感纽带”就是自己盖的小被子,有的是某个小玩具。首先你要有意识的培养宝宝,让宝宝找到自己的“情感纽带”;而当你发现宝宝的“情感纽带”一旦确定后,你最好准备一模一样的两份(比如同样花色的两个小被子),这样可以在清理一件的时候,让宝宝拿另一件。“情感纽带”对安抚宝宝情绪,绝对是神器!
6、多多户外活动
外面的世界那么大,尽可能多带宝宝走出家门去看看。给宝宝介绍他看到的人、小动物、花花草草……如果遇到了邻居,教宝宝如何打招呼,宝宝开始逐渐学习与他人交往。
7、带宝宝去认识小盆友
去附近的公园或者游戏场所,指出并告诉宝宝其他小朋友在做什么,也给宝宝介绍他能看到的东东,比如秋千、木马等。
8、尊重宝宝的感受
观察宝宝的反应,如果表现出比较烦躁,不要试图再让宝宝去做什么,给他时间休息一下;如果宝宝想做什么并且看上去是可以完成的,给他尝试的机会。
9、帮宝宝打消“分离焦虑”
宝宝肯定会面对“分离焦虑”,尤其是当你不在他视线范围内的时候。告诉宝宝即使没有一直在他面前,你也是在附近的。比如,和宝宝玩简单的躲猫猫游戏,用一张纸或手挡住你自己的脸,或者干脆走到门后,并一直观察宝宝;在宝宝面前走出房间几步,并告诉他你会回来的,在外停留几秒后面带微笑走回去,说“妈妈回来了”。
10、教宝宝认识自我
和宝宝一起站在镜子前,告诉他这就是“宝宝”,指示不同的身体部位,并介绍每个部位的名称。
培养宝宝社会交往能力,有很多乐趣,能让你更了解宝宝,也能让宝宝学习更好地处理与人之间的关系,及控制自己的情绪。对0-3岁的宝宝来说,尤其如此,千万不要错过了!
文章取材于互联网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